圓度(roundness)又稱磨圓度(psephicity),是指巖石或礦物顆粒在搬運過程中,經流水沖刷,互相撞擊之后,棱角被磨圓的程度。顆粒棱角越多越尖銳則圓度越差;反之棱角圓滑,圓度就好。碎屑顆粒圓度可用公式P=Σr/N·R計算求出。式中Σr=r1+r2+r3……+rn為顆粒各角的曲率顆粒最大投影面上圓度的測量半徑總和,R為該顆粒輪廓內最大內接圓半徑,N為所測角的曲率半徑的數目。盧賽爾等(1937年)曾分出五種顆粒類型:棱角狀、次棱角狀、次圓狀、圓狀、極圓狀,并提出相應的圓度數值。當對碎屑沉積物的圓度作整體分析時,要求出所有碎屑的平均圓度,這時,可統計各類圓度等級的顆粒數按加權平均法求其平均圓度即可。主要功能可快速測環形工件的圓度、表面波紋度(Wc、Wp、Wv、Wt、Wa、Wq、Swm)、譜分析、波高分析、、同心度、垂直度、同軸度、平行度、平面度、軸彎曲度、偏心、跳動量等。
圓度是指工件的橫截面接近理論圓的程度。測量工具為圓度儀。圓度(roundness)又稱磨圓度(psephicity),是指巖石或礦物顆粒在搬運過程中,經流水沖刷,互相撞擊之后,棱角被磨圓的程度。顆粒棱角越多越尖銳則圓度越差;反之棱角圓滑,圓度就好。
"圓度誤差" 英文對照:roundness error
1.圓度誤差是指在回轉體同一橫截面內被測實際圓對其理想圓的變動量,理想圓的選擇應使變動量為最小。圓度誤差值的評定方法按定義應為最小區域法,近似的評定方法有最小二乘圓法。
2.圓度誤差定義為:實際測量點到參照圓的最大峰谷距離。目前,計算參照圓的方法在國際上常用的有4種方法:最小二乘圓(LSC)方法;最大內切圓(MIC)方法;最小外接圓(MCC)方法和最小區域圓(MZC)方法。
3.ISOR1101對圓度誤差定義為:圓的形狀偏離幾何圓的程度。其表示方法是將實際圓夾在二同心幾何圓之間,當二幾何圓的間隙為最小時,用該二幾何圓半徑之差來表示實際圓的圓度誤差。
4.圓度誤差是指回轉體(圓柱、圓錐、圓球)同一橫截面內(徑向截面,即垂直于軸線或通過球心的截面)被測實際圓對其理想圓的變動量。
5.圓度誤差是指被測實際圓相對于理想圓的變動量。按照理想圓相對被測實際圓的擺放位置不同,有4種不同的評定方法:最小區域圓法、最小外接圓法、最大內切圓法和最小二乘圓法。
圓度儀[1] (Roundness measuring instrument)是利用回轉軸法測量圓度的長度測量工具。圓度儀是一種利用回轉軸法測量工件圓度誤差的測量工具。圓度儀分為傳感器回轉式和工作臺回轉式兩種型式。測量時,被測件與精密軸系同心安裝,精密軸系帶著電感式長度傳感器或工作臺作精確的圓周運動。由儀器的傳感器、放大器、濾波器、輸出裝置組成。若儀器配有計算機,則計算機也包括在此系統內。
圓度儀品牌:日本三豐 小阪 威哲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