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層性能測試 圓度儀|圓柱度儀|輪廓度儀|粗糙度儀|一鍵測量儀|光學測量方案|測量自動化系統|測量投影儀|全自動影像測量儀|二次元|三次元測量儀|恒溫恒濕箱|冷熱沖擊試驗箱|烤箱|服務器SAG平面度測量儀|絲錐尺寸自動測量儀
第一節 電鍍層外觀檢驗
-
金屬零件電鍍層的外觀檢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檢驗方。外觀不合格的鍍件就無需進行其它項目的測試。
-
檢驗時用目力觀察﹐按照外觀可將鍍件分為合格的﹑有缺陷的和廢品三類。
-
外觀不良包括有針孔﹐麻點﹐起瘤﹑起皮﹑起泡﹑脫落﹑陰陽面﹑斑點﹑燒焦﹑暗影﹑樹枝狀和海綿狀江沉積層以及應當鍍覆而沒有鍍覆的部位等缺陷。
第二節 結合力試驗
-
鍍層結合力是指鍍層與基體金屬的結合強度﹐即單位面積的鍍層從基體金屬上剝離所需要的力。
-
鍍層結合力不好﹐多數原因是鍍前外理不良所致。另外﹐鍍液成分與工藝規范不當或基體金屬與鍍層金屬的熱膨脹系數縣殊﹐均對鍍層結合力有明顯影響。
-
評定鍍層與基體金屬結合力通常采用定性方法。車間定性測量法﹐是以鍍層金屬和基體金屬的物理-機械性能的不同為基礎﹐即當試樣經受不均勻變形﹐熱應力和外力的直接作用后﹐檢查鍍層是否有結合不良現象。具體方法可根據鍍種和鍍鍍件選定﹕(一)彎曲試驗﹔(二)銼刀試驗﹔(三)劃痕試驗﹔(四)熱震試驗
第三節 電鍍層厚度的測量
-
電鍍層厚度的測量方法有破壞檢測法與非破壞檢測法兩大類。其中破壞檢測法有點滴法﹑液流法﹑溶解法﹑電量法和金相顯微法等多種﹔非破壞檢測法有磁性法﹑渦流法β射線反向散射法和光切顯微鏡法等等。
-
測量時除溶解法等是鍍層的平均厚度外﹐其余多數是鍍層的局部厚度。因此﹐測量時至少應在有代表性部位測量三個以上厚度﹐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測量厚度結果。
第四節 孔隙率的測定
-
鍍層的孔隙是指鍍層表面直至基體金屬的細小孔道 。孔隙大小影響鍍層的防護能力。測定孔隙的方法有貼濾法﹑涂膏法﹑浸漬法等。
-
貼濾紙法﹕將浸有測試溶液的潤濕紙貼于經預處理的被測試閏上﹐濾紙上的試液滲入孔隙中與中間鍍層或基體金屬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顏色的斑點在濾紙上顯示。然后以濾紙上有色斑色的多少來評定鍍層孔隙率。
-
涂膏法﹕將含有相應試液的膏狀物涂覆于被測試樣上﹐通過泥膏中的試液滲入鍍層孔隙與基體金屬或中間鍍層作用﹐生成具有特征顏色的斑點﹐要據此斑點來評定鍍層的孔隙率。
-
浸漬法﹕將試樣浸于相應試液中﹐通過試液滲入鍍層孔隙與基體金屬或中間鍍層作用﹐在鍍層表面產生有色斑點﹐然后檢查鍍層表面有色斑點多少來評定鍍層的孔隙率。本法適用于檢驗鋼鐵﹑銅或銅合金和鋁合金基體表面的陰極性鍍層的孔隙率。
第五節 鍍層顯微硬度的測定
-
硬度是鍍層的重要機械性能之一。鍍層的硬度決定于鍍層金屬的結晶組織。為了消除基體材對鍍層的影響和鍍層厚度對壓痕尺寸了限制﹐一般用顯微硬度法。即采用顯微硬度計上特制的金剛石壓頭﹐在一定靜負荷的作用下﹐壓入試樣的鍍層表面或剖面﹐獲得相應正方角錐體壓痕。然后用硬度上測微目鏡將壓痕放大一定倍率﹐測量其對壓痕對角線長度。
圓度儀|圓柱度儀|輪廓度儀|粗糙度儀|一鍵測量儀|光學測量方案|測量自動化系統|測量投影儀|全自動影像測量儀|二次元|三次元測量儀|恒溫恒濕箱|冷熱沖擊試驗箱|烤箱|服務器SAG平面度測量儀|絲錐尺寸自動測量儀第六節 鍍層內應力的測試
-
鍍層內應力是指在沒有外在載荷的情況下﹐鍍層內部所具有的一種平衡應力。用來測量鍍層宏觀應力的方法有﹕幻燈投影法﹑電阻應變儀法﹑螺旋收縮儀法﹑X射線衍射法等多種。
第七節 電鍍層脆性測試
-
鍍層脆性是鍍層物理性能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脆性的存在往往會導致鍍層開裂﹐結合力下降﹐乃至直接影響鍍件的使用價值。
-
鍍層脆性的測試﹐一般通過試樣在外力作用下使之變形﹐直至鍍層產生裂紋﹐然后以鍍層產生裂紋時的變形程度或撓度值大小﹐作為評定鍍層脆性的依據。
-
測定鍍層脆性的方法有杯突法﹑靜壓撓曲法等。測定鍍層韌性的方法有心軸變曲法等。
第八節 氫脆性的測試
-
金屬材料在氫和應力聯合作用下產生的早期脆斷現象叫氫脆。測定氫脆的方法有延遲破壞試驗﹑緩慢彎曲試驗等方法。
-
延遲破壞試驗﹕此法適合于超高強度鋼的氫脆試驗﹐是一種靈敏而可靠的試驗方法。試驗時﹐將做成的三根缺口棒狀試樣放在持久強度試驗機或蠕變試驗機上﹐在材料脆斷的時間﹐若三根平行試驗的試樣在規定的時間內均不脆斷﹐即為合格。
-
緩慢彎曲試驗﹕此法對低脆性材料比較靈敏。測試時應注意﹕試片在熱處理后如果變形﹐應靜壓校平﹔鍍前應消除應力﹐鍍扣要嚴格除氫﹔試前應選足夠數量的試樣材料進行空白試驗﹐便于分析試驗結果和選擇合適的折斷軸直徑。
-
擠壓試驗﹕將需檢驗的墊圈在同一直徑的螺桿上﹐每一螺桿套10~~15個﹐螺桿兩端旋上螺母﹐然后夾在虎鉗上﹐用扳手將螺母旋緊到墊圈開口處擠平。放置24小時﹐然后松開﹐用5倍放大鏡檢查受試墊圈產生裂紋和斷裂的結果以脆斷率表示 脆斷率=b/aX100(%) (a-受試墊圈總數,b-產生裂紋或斷裂數)
第九節 鍍層焊接性能的測試
-
鍍層焊接性是表示焊錫在欲焊在欲焊金屬表面流動的難易程度。評定鍍層焊接性的方法有流布面積法﹑潤濕時間法和蒸汽考驗法。
-
流布面積法﹕本法是將一定質量的焊料放在待測試樣表面上﹐滴上幾滴松香異丙醇劑﹐放在加熱板上加熱至250OC﹐保持2分鐘﹐取下試樣﹐然后用面積儀檢查計算焊料涂布面積。評定方法﹕流布面積愈大﹐鍍層焊接愈好。
-
潤濕時間法﹕本法是通過熔融焊料對規定試樣全部潤濕的時間來區別焊接性。測試時﹐將10塊一定規格的試樣先浸以松香丙醇焊劑﹐再浸入250 OC的熔融焊料中﹐浸入時間根據10塊不同編號的試樣﹐分別控制1~~10S﹐然后立即取出。冷卻后后檢查試樣是否全部被潤濕﹐取后以全部被潤濕的試樣的最短時間﹐評定鍍層焊接性能。一般以2S以內全部潤濕以好﹐10S潤濕為最差。
-
蒸汽考驗法﹕本法是將試樣放在連續的水面上部﹐溶器蓋呈型﹐以防蓋上的冷凝水滴在試樣表面而影響測試。試樣與沸水相距100mm﹐與頂蓋相距50mm。經過240h后﹐不管試樣變色與否﹐讓試樣在空氣中干燥﹐然后用流布面積法或潤濕時間法測試﹐根據結果評定合格與否。